渭南统计信息网

渭南市城乡居民收入近年增长加速

时间:2009-12-15 12:10:00       来源:渭南市统计局    点击量:

2008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6元;增长23.5%。增速比全省高4.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8.5个百分点,增加量高于全省74元;低于全国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4元;增长24.6%。增速比全省高5.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0.1百分点,增加量高于全省79元;高于全国179元。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近年来,渭南市新的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使一系列惠农、扶农、护农、富农的重大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农业走出多年徘徊局面,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农民收入出现逐年加快增长的态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76元,是1998年的2.1倍。纵观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幅前慢后快。
  1998 -2008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7%。其中:1998-2003年增长幅度较小,年均增长2.4%;特别是2003年,由于受“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0.7%。2004-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以8.7%的平均速度平稳增长。其中,受政策支持和粮食价格回升的共同影响,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达9.6%,成为这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7-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成果开始显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为20.7%。2008年增长最快,增速高达23.5%。
  2、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随着近年来渭南市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以及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工的使用也在不断的增加,全市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渭南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28元,是1998年的4.4倍;年均增长16.0%;其中增速最快的2000和2008年增速分别达到31.3%和27.4%,工资性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14.2%,上升到2008年的29.1%。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赖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和常住人口外出得到的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中此两项收入达到1163元,占工资性收入的94.7%。其中,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680元,占55.4%;常住人口外出得到的收入483元,占39.3%。
  3、家庭经营收入由徘徊转为稳步增长,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于自1998年开始粮食生产连续六年减产,棉花生产持续在较低水平徘徊,加之农产品价格一跌再跌,1998-2003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原地踏步,徘徊不前六年时间有一半年份出现下降,两个年份出现快速下降。进入2004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种植业产品增产、农业税费减免等多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出现明显好转。2004年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0%,结束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以后年份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平稳增长,至200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达到253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9元,增长13.9%。与2003年比,五年增加1098元,增长76.3%,年均增加219.5元,增长12.0%。1998-2008年,渭南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81.1%下降到60.1%,下降21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仍然在60%以上,依然是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基础和主要来源。
  4、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8年全市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项合计人均459元,比1998年增加365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17.3%。其中,转移性收入人均376元,增加305元,增长5.3倍,年均增长18.1%;财产性收入人均83元,增加61元,增长3.8倍,年均增长14.1%。同时渭南市全面取消农业税,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渭南市农村居民全部税费支出为人均1.98元,比1998年的人均68.49元减少66.51元,下降幅度达97.1%。另外,农村居民实际得到的种粮直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补贴以及生猪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收入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十年来,渭南市城镇居民收入经过缓慢增长期;平稳或快速增长期、高速增长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城镇居民的各项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纵观近几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态势,有以下特点。
  1、收入增幅由低向高逐渐加快。
  1998年是近十年来渭南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比上年同期增长仅1.7%;其次是2003年和2005年增长幅度不高,但基本平稳,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9%和7.9%;其余年份的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纵观十年来的发展情况,1998年发展最为缓慢;1999年-2006发展比较平稳或快速增长,但存在收入忽高忽低的现象;进入2006年市委、市政府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使全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快速提高。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台阶。2006年增长10.2%;2007年增长18.5%;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4元,增长24.6%,创历史新高。
  2、各项收入齐头并进,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主要由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项组成。2003-2008年,五年时间渭南市城镇居民家庭工薪收入增长82.4%,年均增长12.8%;经营性净收入增长46.9%,年均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70.3%,年均增长11.2%;转移性收入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9.0%。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渭南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能积极实施公务员工资改革,使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及养老金或退休金收入高速增长,从而带动其他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的工资性收入增速列以前各年度之首。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8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财产性收入人均1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0%;转移性收入人均217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经营净收入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人均276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9%。
  3、各收入群体收入快速增长,低收入户增速较高,但增量仍然偏低。
  从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家庭来看,收入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等收入、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较快,但增加量仍然偏低。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五等份分组(每组占20%)低收入户为人均5124元,是2003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6%;中等偏下收入户为人均8215元,是2003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7%;中等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人均分别为10642元和13610元,是2003年的2.1倍左右,年均增长15.9%和16.1%;高收入组为人均20299元,是2003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1.8%。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各个群体收入有较大差异,但是在各级政府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政策的带动下,与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增长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责任编辑:梁勇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渭南市 城乡 居民

统计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