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统计分析 / 正文

2023年前三季度战新产业运行情况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11-27 10:33

2023年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但在连续两年的高增速基础上,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压力增大,增长动能亟需加强。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全市战新发展整体情况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增加值为60.40亿元,同比下降2.8%,增速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8%,较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持平。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两增一降”

战新产业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6:48.4:45.0。其中,第一产业战新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29.23亿元,同比下降16.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12.7个百分点,下拉战新增加值增速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战新增加值27.19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9.8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合计拉动战新增加值增长6.0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九大产业差异悬殊

前三季度,受企业转型升级、产品调整、订单波动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龙头企业产值、营业收入变化,九大产业发展差异较大。

从增速看,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九大产业增加值呈现“两增七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8.5%;相关服务业增长8.0%。

从占比来看,九大产业中有4个产业占比超过两位数,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战新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2%,占比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占比最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28.3个百分点;生物产业紧随其后,占比为24.8%,高于占比最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23.9个百分点。

(二)工业战新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战新增加值达到25.18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全市战新增加值下降8.8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6%,占比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占全部战新增加值的比重为41.7%,占比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

其中,受市场环境变化、产品销路不畅、企业订单同比减少等原因,工业企业中以制造业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28.4%,下拉全市战新增速11.8个百分点。

此外,全市受知识、人才、技术、市场、空间等要素资源限制,战新产业还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相关发展建议

(一)转化优势资源,发挥带头作用

发挥各行业龙头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收益的主体。引导大型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使企业成为新经济领域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二)瞄准难点堵点,靶向精准施策

技术短板是制约条件,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关键在于把握机遇、有效攻关。新企业蕴藏着旺盛活力,相关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集聚资源、凝聚合力,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特殊问题,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监测调度,切实做好服务。一方面,要紧盯指标,全力以赴稳工业,抓住企业需求,解决企业运行成本上涨、市场需求低迷、库存量加大、资金链周转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业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各县市区区域特色,“精选招商、积极引商、上门请商”,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营造良好环境,留住科技人才

推动战新产业稳定增长,归根结底是要靠科技人才。要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生态环境,发挥青年人的创新创造活力;要加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力;要广聚英才,建立健全人才吸引、选拔、激励机制和发展途径,引来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全市上下应要通力合作,科学精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战新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