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统计分析 / 正文

1-11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简析

来源:渭南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1-25 08:28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与全球经济危机的交织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好转的态势,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有所放缓。11月当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2.84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较10月当月回落1.1个百分点;1-11月份完成产值1798.81亿元,下降2.6%,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1-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4%,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不含杨凌,下同)、关中第4位。

六大主导行业“两增四降”。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六大主导行业完成总产值1697.3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4.4%,产值同比下降2.8%,降幅较1-10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4 %、有色冶金工业增长6.8%、化工工业下降2.1%、食品工业下降2.6%、能源工业下降10.7%、装备制造业下降13.5%。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共下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大。

大中型企业生产扭负为正。1-11月份,全市73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1.1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5.7%,产值同比增长0.4%,较1-10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化蓝天、渭南热电、龙门钢铁、友发钢管等35户企业产值增长,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4个百分点;龙门煤化工、蒲城清洁能源等38户企业产值下降,下拉全市产值增速5.1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影响增加值降幅扩大。一是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从11月份全市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来看,钢材、焦炭、化肥均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价位。11月份原煤增长35.7%、焦炭增长18.7%、钢材增长了1.9%、化肥增长10.3%。二是价格指数提高。从全省反馈的分行业价格指数来看,我市工业增加值占比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价格指数均呈现上升态势,这三个行业共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0.43个百分点。三是当月工业品价格指数突破100%。11月当月价格指数达到了100.75%,较上月提高了2.5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100%;1-11月份价格指数为96.88%,较1-10月份提高了0.35个百分点。由于增加值增速是通过价格指数缩减法得出的,即需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指数的提高相应拉低了增加值增速。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0%,降幅较1-10月份扩大4.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月下降。增速居全省第8位,位次较上月下滑1位,居关中五市末位。其中,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6.1%,降幅较1-10月份扩大3.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2.5%,较1-10月份回落18.4个百分点。

分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5.5%,降幅较1-10月份扩大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3%,增速较1-10月份回落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速由正转负。11月末,全市工业在建项目587个,同比减少5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14个,同比减少33个。1-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下降6.4%,增速较1-10月份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1.0%,增速较1-10月份回落9.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11.8%,降幅较1-10月份扩大8.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4.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技改投资增速放缓。1-11月份,全市技改投资增长85.0%,增速较1-10月份回落18.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1.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13.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改投资增长361.2%,增速较1-10月份提高6.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11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0.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7.6个百分点,较1-9月份回落8.1个百分点。

(三)商品房销售有所降温。1-11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358.14万平方米,增长24.2%,增速较1-10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43.61万平方米,增长18.9%,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12.2%;期房销售314.53万平方米,增长25.0%,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87.8%。商品房销售额175.05亿元,增长28.5%,增速较1-10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168.58亿元,增长36.0%。

(四)消费市场低位运行。11月当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2亿元,下降11.9%,较10月当月回落24.7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5.35亿元,下降11.5%,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居全省第8位,位次较上月下滑1位,居关中五市第4位。

从销售商品用途看,通讯器材类大幅增长。吃穿用类中,干鲜果品类增长17.4%;蔬菜类增长14.7%;粮油类增长13.2%;水产品类增长7.7%;肉禽蛋类下降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3.7%;日用品类下降16.7%;化妆品类下降25.4%。居住类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1%;家具类增长3.7%。交通电器设备类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09.1%;汽车类下降1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0.6%。

从流通领域四大行业看,批零销售额降幅扩大。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3%,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下降6.0%,较1-9月份扩大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下降22.0%,较1-10月份收窄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2.0%,较1-10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形势严峻。一是停减产企业数量较多。全市617户规上企业11月当月停产、半停产、减产企业共24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0.2%,影响全市当月产值30.3亿元,下拉当月产值增速17.9个百分点。二是五成以上主要产品产量不同程度下降。从全市统计的5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看,1-11月份产量同比下降的28种,占56.0%。从产值占比较大的工业产品来看,钢材产量990.70万吨,增长1.6%;农用化肥81.26万吨,增长22.2%;初级形态塑料66.49万吨,增长3.2%;水泥产量844.83万吨,增长9.0%;原煤产量956.26万吨,下降17.5%;焦炭产量782.20万吨,增长14.5%;发电量264.83亿度,下降2.7%。三是县市区发展差异较大。从产值看,1-11月份,全市13个县市区产值呈现“四增九降”的局面。增长的有经开区(8.4%)、大荔县(3.0%)、蒲城县(0.5%)、富平县(0.2%),其余9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下降。产值增速居后三位的是白水县(-18.4%)、澄城县(-18.4%)和华阴市(-15.2%)。从增加值看,1-11月份,13个县市区中,经开区、大荔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等5个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增速最高的是合阳县,增长15.9%,最低的是白水县,下降26.2%,二者相差42.1个百分点。和1-10月份相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的是潼关县、白水县和华州区,分别回落4、3.9、3.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幅度较大的是临渭区、韩城市和经开区,分别提升0.8、0.8、0.7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一是在库项目减少。1-11月份,全市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共2353个,同比减少500个,下降17.5%。其中,计划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网报项目762个,减少55个,下降6.7%;计划投资500-5000万元项目1330个,减少497个,下降27.2%;房地产项目261个,同比增加52个,增长24.9%。韩城市、蒲城县、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等5个县市区投资项目数量与上年同期相差较多,稳投资形势严峻。二是零上报项目较多。全市11月当月投资零上报项目109个,较上月增加32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72个,较上月增加30个。华州区、韩城市、临渭区、澄城县、富平县、大荔县6个县市区零上报项目总计93个,占全市零上报项目总数的85%,对全市影响较大。三是新入库项目不足。1-11月份,全市新入库项目1313个,同比减少177个。其中韩城市、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富平县、大荔县等6个县市区新入库项目数量同比减少较多,分别减少86个、44个、33个、27个、24个、20个。四是县市区两极分化严重。1-11月份,全市13个县市区中,经开区、高新区、华阴市、大荔县、富平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等8个县市区保持增长,潼关县、白水县、临渭区、韩城市、华州区等5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下降。全市增速最高的是经开区,增长9.0%,最低的是华州区,下降54.0%,二者相差63个百分点。和1-10月份相比,增速提升的仅有华阴市、经开区、高新区3个县市区,分别提升5.4、0.8、0.3个百分点,其他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且持续下降的是临渭区、韩城市和华州区,分别回落12.9、6.6、5.3个百分点。

(三)商贸企业停报较多,缺乏新增递补。截止11月底,全市新增商贸入库企业仅13户,但因注销、停歇业、倒闭等原因不能正常上报报表的企业有134户,占在库贸易企业总数的16.9%,对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影响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不断加强分析预警。围绕稳增长目标,全面监测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针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措施,必要时发出预警,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步增长,重点区域平稳运行,推动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工业稳步增长。加强运行监测预警,随时掌握企业运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类施策。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加大对发展理念先进、产品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发展前景向好的产业,在要素保障、金融政策支持上给予倾斜。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外出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企业间交流,促进其加快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三)推进项目攻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投资条件,加快项目审批,提高资金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对于重大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跟进,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征地拆迁、行政许可办证等问题,积极推进项目进度,促进项目竣工投产,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四)积极培育“五上”企业,及时增添新生动能。仔细筛选符合纳新标准的单位,并对发展势头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跟踪监测,加大培育和扶持支持力度,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及时入统,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生力量。同时,在企业引进时,要高度关注注册地问题,尽最大可能地让企业在本市区域内注册,避免“只栽树,不结果”现象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