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服务行业首当其冲,经营运转情况受到了严重影响。2020年,渭南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1.57亿元,同比下降8.5%。现将2020年渭南市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总体运行情况
1、全年营业收入增速下降,但营业收入累计增速降幅逐步收窄,运行情况逐步复苏。从营业收入看,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下降12.8%。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76亿元,同比下降10.4%。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下降8.3%。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57亿元,同比下降8.5%,降幅较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较1-5月收窄1.9个百分点,较1-8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截止12月,全市规上服务业现有25个行业大类中仅有8个行业营收实现了正增长,近七成行业营收增速任然没有由负转正。但随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截止12月已经有17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降幅相较1-9月平均收窄8.74个百分点,比6-9月增加7个行业。
2、营业利润降幅较大,总体经营效益不容乐观。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9887万元,同比下降85.2%。25个现有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达到48%。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由于华山旅游市场受到疫情严重影响,1-12月亏损达3.84亿元。道路运输业、卫生、商务服务业也遭受重创,1-12月分别亏损8686万元、6896万元和4598万元。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邮政业和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实现正向增长,1-12月分别营利4.87亿元、8333万元和43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3%、39.3%和15.1%。
3、税负下降较大,薪酬、用工数据降幅较小。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税金及附加共计4491万元,同比下降22.7%;应交增值税1.37亿元,同比下降37.4%。应付职工薪酬19.49亿元,同比下降1.6%,期末用工人数28272人,同比下降7.6%。
4、生活性服务业恢复较为缓慢。截止12月,居民服务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其他服务业、卫生、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分别下降46.7%、19.4%、44.7%、16.3%、68.5%、11.4%和20.5%,降幅较1-9月平均仅收窄5.07个百分点。此外,由于旅游市场受疫情冲击影响,使景区管理和旅游汽车租赁业务遭遇寒冬,导致租赁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收同比分别下降31.0%和69.8%,并且降幅较1-9月分别扩大1.3和16.2个百分点。
5、经营运转持续恢复,企业预期趋于向好。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服务业经营运转逐步恢复,企业预期趋于向好。从2020年四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调查数据来看,参与调查的17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有5.6%用工需求比上季度上升,有78.5%的企业基本持平。有45.8%的企业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帮助和支持。有18.6%的企业对下季度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合理预期持乐观态度,有67.8%的企业预期一般,企业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52.5%,比二季度对三季度预期指数提高4.1个百分点。大多企业基本维持原有用工水平,对恢复正常经营运转,实现创收营利信心进一步增强。
二、其他营利性五大行业运行情况
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波动较大,总体全面复苏。1-11月,全市5家在库单位累计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增长37.3%,较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提升43.2和54.4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月度新增企业拉动,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全面复苏。
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下降,恢复缓慢。1-11月,全市19家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增速为-7.5%,降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扩大了2.2和2.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非融资担保服务业和广告服务业同比下滑较为严重,对行业恢复有所影响。
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稳定增长。1-11月,全市18家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增速为17.2%,较上半年提高21.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去年年度新增的3家规模较大的地质勘探技术服务企业以及原有在库规模较大的技术服务企业较快恢复正常经营,抵挡疫情冲击影响,使该行业下半年以来保持了平稳增长。
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较大,恢复乏力。1-11月,全市18家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增速为-31.4%,降幅较年初收窄5.7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行业总体受疫情影响较大,且恢复缓慢乏力。
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总体下降,逐步恢复,增长乏力。1-11月,全市31家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营业收入增速为-30.7%,降幅较年初收窄3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18.1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收窄6.5个百分点,行业总体受疫情影响较大,呈现出总体下降,逐步恢复,增长乏力的态势。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营收规模占比较大的传统行业增长乏力,制约服务业服务业全面复苏回暖。1-12月,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道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8.12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六成。其中,道路运输业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下降45.7%,下拉规上服务业7.4个百分点。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1-12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仅增长1.4%,增长乏力,拉动有限。
2、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平衡,县市区之间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恢复步伐缓慢。从在库单位数看,在库单位数最多的行业门类是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9家在库规上单位1-12月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1.33亿元。在库单位数最少的为房地产业中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租赁经营,仅有5家规上单位在库。从营业收入规模来看,1-12月实现营业收入最多的行业门类仍然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2月实现营业收入最少的行业门类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家在库规上单位仅实现营业收入8754万元。,从县市区看,1-12月临渭区规上服务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51.12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5.8%,同比增长9.5%,而最少的潼关县仅实现2821万元,仅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0.25%,增速也在13个县市区中垫底,同比下降78.6%。1-12月,澄城县累计营业收入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2.3%,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不论从在库单位数,营业收入规模,还是县市之间发展情况来看,现有服务业行业都还处于传统行业主导的发展阶段,行业结构都需进一步优化,行业、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均有所加剧,服务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均有待提高。
3、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扶持滞后,新增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减少,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从2020年年度入退库数据来看,年度仅新增入库1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年度退库51家,退多入少,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减少37家,服务业发展缺乏新的能持续带动的增长点,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4、区域聚集效应不强,难以形成服务业产业集群,制约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是服务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力,渭南作为人口大市,人口聚集力不强,区域聚集效应不明显,本土生活性服务业缺乏发展壮大的基础,制约服务业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几点发展思考
1、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服务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从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找准定位,紧跟服务业发展趋势,明确方向,着眼长远,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补齐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助力传统服务业升级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步伐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积极适应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确防控,精准施策,在确保防疫成果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对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影响范围缩到最小,影响程度将至最低。加大对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调研,深入了解后疫情时期企业运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贯彻落实中省助企纾困相关政策,积极研究制定适合地方实际、行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实效得到充分释放,努力协助企业加快恢复稳定经营运转,增强创收盈利能力,助力服务业全面复苏回暖。
3、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其他服务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招引能够深度融入本地产业结构体系,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形成高效互促,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填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服务空白,提升生产性服务能力,努力形成产业之间深度融合,互促发展的良性产业发展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区域人口聚集能力,大力培育本土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提升生活性服务能力和品质,打造服务品牌,扩大服务消费。同时,积极发掘能够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引导县市区积极招引适合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业项目,积极支持鼓励服务业发展薄弱的县市区迎头赶上,努力缩小行业、县市区之间服务业发展的差距,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
4、加大规模以上服务业培育力度,壮大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加大部门配合协助,畅通入库纳统渠道,加强规上服务业新增入库工作,积极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确保达到规上入库标准的服务业企业依法纳统,应统尽统,不断优化在库服务业企业质量和行业结构,积极为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足油,鼓足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