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涵盖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本文根据经济普查结果对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全市文化产业呈现稳步向好趋势。
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稳健
(一)法人单位数量快速增长
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有4182个,较2018年末(2018年为第四次经济普查年份)增加1157个,增长38.2%。其中非一套表单位有3507个,较2018年增长40.8%。
(二)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期末从业人员达到30793人,较2018年增长0.9%。资产总计 268.55 亿元,较 2018 年末增长27.6%。
(三)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增加
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0.10亿元,较2018年增加5.42亿元。近五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2023年占比为1.9%,较2018年降低0.1个百分点。
2018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经历了较为波动的发展阶段,增加值增速2019年先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负增长,2021年由于上年低基数达到28.2%的快速增长,而后2022年、2023年再次下降。
(备注: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下同)
二、文化产业结构升级
(一)文化相关领域增长较快
文化产业按照活动性质分为核心领域和相关领域。2023年全市文化核心领域实现增加值22.37亿元,占总量的55.8%,增加值较2018年增加0.76亿元,增长3.5%。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发展较快,增加值分别较2018年增长116.4%、26.1%、40.3%。2023年文化相关领域实现增加值17.73亿元,占总量的44.2%,增加值较2018年增加4.66亿元,增长35.7%。其中,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增加值分别较2018年增长139.7%、30.4%。
表1 2018年、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表
分类名称 | 2018年 | 2023年 | ||
增加值 (亿元) | 构成 (%) | 增加值(亿元) | 构成(%) | |
文化及相关产业 | 34.68 | 100.0 | 40.10 | 100.0 |
文化核心领域 | 21.61 | 62.3 | 22.37 | 55.8 |
新闻信息服务 | 1.51 | 4.3 | 3.26 | 8.1 |
内容创作生产 | 4.58 | 13.2 | 5.77 | 14.4 |
创意设计服务 | 4.78 | 13.8 | 6.70 | 16.7 |
文化传播渠道 | 4.15 | 12.0 | 3.46 | 8.6 |
文化投资运营 | 0.51 | 1.5 | 0.13 | 0.3 |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 6.09 | 17.6 | 3.04 | 7.6 |
文化相关领域 | 13.07 | 37.7 | 17.73 | 44.2 |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 4.87 | 14.0 | 11.68 | 29.1 |
文化装备生产 | 6.18 | 17.8 | 3.42 | 8.5 |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 2.02 | 5.8 | 2.64 | 6.6 |
(二)文化服务业占比提高
文化产业按照活动特点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三大类。2023年,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较2018年增加4.49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4%,占比较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46亿元,较2018年增加0.79亿元,占比11.1%,较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03亿元,较2018年增加0.13亿元,占比27.5%,较2018年下降3.9个百分点。
表2 2018年、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情况表
年份 | 文化制造业 |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 文化服务业 | |||
增加值 (亿元) | 构成 (%) | 增加值 (亿元) | 构成(%) | 增加值(亿元) | 构成 (%) | |
2023年 | 11.03 | 27.5 | 4.46 | 11.1 | 24.61 | 61.4 |
2018年 | 10.90 | 31.4 | 3.67 | 10.6 | 20.12 | 58.0 |
(三)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文化及其相关服务业共包含156个行业小类,其中制造业56个行业、批发和零售业22个行业、服务业78个行业。2023年,增加值排名前五行业实现增加值17.57亿元,占比为43.8%;排名前十行业实现增加值23.83亿元,占比为59.4%;排名前二十行业实现增加值30.64亿元,占比为76.4%。对比2018年,排名前五行业占比为38.8%,前十行业占比为55.4%,前二十行业占比为73.6%,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文化产业生产活动方式升级变迁。2023年前二十行业中较2018年增加了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具用品零售、文化活动服务、其他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森林公园管理、婚庆典礼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群众文体活动,2018年前二十行业中名胜风景区管理、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专业设计服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歌舞厅娱乐活动、珠宝首饰零售增加值排名跌出前二十。
表3 2018年和2023年全市文化行业小类前20个行业
2023年 | 2018年 | ||
行业小类 | 增加值 (亿元) | 行业小类 | 增加值 (亿元) |
其他广告服务 | 5.47 | 印刷专用设备制造 | 4.64 |
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制造 | 5.18 | 其他广告服务 | 3.32 |
印刷专用设备制造 | 3.31 | 名胜风景区管理 | 2.57 |
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 | 1.83 | 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 1.49 |
图书、报刊零售 | 1.78 | 图书、报刊零售 | 1.45 |
文化艺术培训 | 1.76 | 焰火、鞭炮产品制造 | 1.36 |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30 | 网吧活动 | 1.20 |
文具用品零售 | 1.16 | 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制造 | 1.16 |
文化活动服务 | 1.07 | 文艺创作与表演 | 1.01 |
文艺创作与表演 | 0.97 |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 1.00 |
其他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 | 0.86 |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 0.92 |
焰火、鞭炮产品制造 | 0.85 | 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 | 0.81 |
其他文化艺术业 | 0.84 | 专业设计服务 | 0.77 |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 0.75 |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 0.70 |
森林公园管理 | 0.63 | 电影放映 | 0.62 |
网吧活动 | 0.60 | 其他文化艺术业 | 0.60 |
婚庆典礼服务 | 0.59 | 文化艺术培训 | 0.51 |
建筑设计服务 | 0.58 | 投资与资产管理 | 0.51 |
群众文体活动 | 0.57 | 歌舞厅娱乐活动 | 0.46 |
电影放映 | 0.55 | 珠宝首饰零售 | 0.46 |
三、区域文化产业各具特色
(一)临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大幅提高
近五年以来,临渭区、高新区、大荔县、蒲城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始终在10%以上。2023年,临渭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03亿元,占全市的25.0%,成为首个占比超20%的县市区。对比2018年,临渭区增加值增加3.11亿元,增长45.0%,占比提升5.1个百分点。
四个县市区占全市比重有所提升。2023年,临渭区、潼关县、蒲城县、富平县分别实现增加值10.03亿元、1.38亿元、6.71亿元、3.14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提高5.1、0.6、3.2、2.8个百分点。
表4 2018年、2023年全市分县市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县市区 | 2018年 | 2023年 | ||
增加值(亿元) | 占全市比重(%) | 增加值(亿元) | 占全市比重(%) | |
临渭区 | 6.92 | 19.9 | 10.03 | 25.0 |
高新区 | 6.67 | 19.2 | 5.56 | 13.9 |
华州区 | 1.33 | 3.8 | 1.30 | 3.2 |
潼关县 | 0.97 | 2.8 | 1.38 | 3.4 |
大荔县 | 3.64 | 10.5 | 4.22 | 10.5 |
合阳县 | 1.47 | 4.2 | 1.56 | 3.9 |
澄城县 | 1.55 | 4.5 | 1.03 | 2.6 |
蒲城县 | 4.69 | 13.5 | 6.71 | 16.7 |
白水县 | 0.57 | 1.7 | 0.66 | 1.7 |
富平县 | 1.73 | 5.0 | 3.14 | 7.8 |
韩城市 | 2.71 | 7.8 | 3.05 | 7.6 |
华阴市 | 2.43 | 7.0 | 1.47 | 3.7 |
(二)潼关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最多
分县市区来看,临渭区、潼关县、富平县、韩城市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8年有所提高,分别提高0.35、0.72、0.44、0.34个百分点。潼关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生产活动方式不断升级变迁。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融合创新文旅资源,增强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促进地方产业和消费升级,不断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